阿里云服务器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国际
国际 郑州生活网 2022-06-26 535浏览

梁晓声:在童书创作中拾遗补缺

我是作家,就要拾遗补缺。童书在很大程度上有两点是我要补充的,一是励志,二是爱心。

《我那些成长的烦恼》 梁晓声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21年7月第一版 《我那些成长的烦恼》 梁晓声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21年7月第一版

□舒晋瑜

新作《我那些成长的烦恼》是梁晓声为少年读者创作的一部自传体成长小说,讲述的是他从儿童到少年时期“成长的烦恼”,依然是他一贯乐观而光明的底色,叙述苦难却不失温暖甚至幽默的笔调。

我之所以写童书,有如下原因:一是我的成长史中没有童书阅读经历,小时候没那么多童书,家里也没有钱买。我是成为作家之后读了一些童话,包括很多以儿童视角切入的温暖的、带有童话色彩的成人作品,对我影响特别大。我想我是作家,应该写这样的作品;二是我在儿童电视制片厂十多年,那时关注儿童文学多;三是我在决定写儿童文学之前,扫描了中国的童书出版。

国内国外的童书我基本全都了解。有一个时期我有意识地考察电影市场的情况,发现国外的动画中动物和生活联系在一起,比如《帕丁顿熊》,熊和形形色色的大人的成长连在一起。国内的儿童文学不是这样。父母带孩子进电影院,什么最逗乐看什么,因此我们看贺岁片,有一个共性就是“乐”字。

我可以写出这样的东西,让母亲和孩子一个乐子接一个乐子,但我不能写,不能读者想要什么就写什么,我只写我希望你们读的东西。

我给自己规定了要做的事情。如果你是评论家,你会发表倡导的评论言语,希望童书怎么样;我是作家,就要拾遗补缺。童书在很大程度上有两点是我要补充的。一是励志。很多童书主题跟《狮子王》差不多:“我行,我一定行!”像安徒生的《丑小鸭》,它是天鹅种,如果它是野鸭种呢? 所有孩子不可能都是“狮子王”,不可能都是海鸥乔纳森。理发师、面点师……平凡的人就不能出色吗? 我要用《白鸭阿甲》传达“平凡也能出色”的观念。二是爱心。现实生活中缺失爱心的例子不少,这是我要通过《“白先生”与“黑勇士”》传达的。我觉得爱心要从娃娃抓起。

以我的眼看来,有些书一定是不受欢迎的。也许有些母亲会说,我的孩子凭什么让你教育? 即使受到某些母亲的心理排斥,我也一定写。我不会揣测母亲喜欢给孩子读什么样的书。

比如《蕾蕾和姗姗》中,这个故事是说杂技演员中尖子和底子的合作,还讲了应该怎么看待竞争。我不太知道是不是所有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为了能赢,要么自己言传身教,要么借助读物来给自己的儿女找到一种力量,好像恨不得尽早让孩子明白,这是一个竞争的世界。你强他就弱,你弱他就强。这样的话,家长和拳击教练有什么区别?为什么不想我们有可能善而强?

我确实有主观创作的意图,就是传递友谊。首先你要有感觉,别人对你的友善,你没有感觉的话几乎等于不存在。一个人抱怨生活不如内省自己。如果抱怨别人冷,是否别人给你温暖而你没有反应。我提醒读者感激友谊,哪怕是微小的帮助。《狮子王》《黑豹》都是要为“王”。我不希望我的书里有搏击打斗,不希望向儿童传达为了竞争“上位”什么都可以做,我不希望推助这些。我这样写,家长们如饥似渴地用这样的读物为孩子卯劲儿——我不希望加入这个行列,我也不认为这是好的现象。

写作的过程也是和自己对话的过程。我在写作中有另一个感觉:不但影响读者也教化自己,写作是自我教育的过程。我写作的过程也会像沐浴了一样。我相信,这样才能写得自然而不矫情。如果矫情,真诚度是打折扣的。好多写作者忽略了这个问题,要是把这些搞清楚,写作的技巧性都在第二位。

《我那些成长的烦恼》描写了很多苦难生活,但读完并不觉得苦,有温暖,有欢乐,有幽默。回忆过往,我一直觉得,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个案。我努力地回忆,在我的成长史中很少遇到坏人。所有故事中的情节都是有温度的,可能跟我看问题的角度有关,也可能是基因的影响。我的母亲没有和邻居们红过脸。再就是读书,我年轻的时候读了很多俄罗斯文学作品,那些文学作品中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、宽容悲悯的情怀对我影响很大。

我经历了六年的知青生活,后复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,生活中也经历过很多不愉快。但是我觉得这些恰恰可以在生活中忽略不计。谁也没有理由活得那么超脱。比较之后就会觉得,你没有记住的必要。所以在写作中我是选择性地记忆,有意识地体现温暖。那些不友好的表现,都会变成人生在世一些微不足道的浮云。

我那些成长的烦恼梁晓声
郑州生活网

郑州生活网10000+篇文章

站点 微博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郑州生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
返回列表

拓展阅读

阿里云服务器

Copyright 2003-2025 by 郑州生活网 hnh.hxxinw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